<noframes id="nlnn7">
<noframes id="nlnn7"><pre id="nlnn7"><strike id="nlnn7"></strike></pre>

<big id="nlnn7"><span id="nlnn7"></span></big>

<noframes id="nlnn7"><pre id="nlnn7"><ruby id="nlnn7"></ruby></pre>

<track id="nlnn7"><strike id="nlnn7"><strike id="nlnn7"></strike></strike></track>
<track id="nlnn7"></track>

<pre id="nlnn7"></pre>
<track id="nlnn7"><strike id="nlnn7"></strike></track><pre id="nlnn7"><strike id="nlnn7"><ol id="nlnn7"></ol></strike></pre>

        金融百科  > 所屬分類  >  經濟理論   
        [5] 評論[0] 編輯

        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

        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The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定理(H-O-S)或稱HOS定理

        目錄

        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概述 編輯本段


          要素稟賦論的基本論點是赫克歇爾首先提出來的。俄林師承赫克歇爾,創立了要素稟賦論。薩繆爾森則發展了赫——俄理論,提出了要素價格均等化學說。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是俄林研究國際貿易要素價格的影響而得出的著名結論。俄林認為,在開放經濟中,國際間因生產要素自然稟賦不同而引起的生產要素價格差異將通過兩條途徑而逐步縮小,即要素價格將趨于均等。第一條途徑是生產要素的國際移動,它導致要素價格的直接均等化;第二條途徑是商品的國際移動,它導致要素價格的間接均等化。

          國際貿易最終會使所有生產要素在所有地區都趨于相等。同時,俄林認為生產要素價格完全相同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只是一種趨勢。

          但是薩繆爾森用數學的方法證明了:在特定的條件下,生產要素價格均等不僅僅是一種趨勢,國際貿易將使不同國家間同質生產要素的相對和絕對收益必然相等。這通常被稱為是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有兩點的寓意:

          第一,它證明了在各國要素價格存在差異,以及生產要素不能通過在國際間自由流動來直接實現最佳配置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可替代要素國際流動,“間接”實現世界范圍內資源的最佳配置;

          第二,它說明了貿易利益在一國內部的分配問題,即說明國際貿易如何影響貿易國的收入分配格局。


        商品價格與要素價格(斯托珀-薩繆爾森定理) 編輯本段


          1.從要素的實際報酬角度講,要素價格等于其邊際生產力。由于在規模收益不變的條件下,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只取決于兩個要素的使用比例,與兩個要素投入的絕對量沒關系,因此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化對要素實際收入的影響只取決于兩種商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的變化。

          2.根據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當商品價格變動導致資本—勞動比例下降時,由于資本相對于勞動的投入減少,所以資本的邊際生產力上升,相反,勞動的邊際生產力下降。隨著X相對價格上升,資本的實際價格或報酬上升,勞動的實際價格或報酬下降。

          斯托珀-薩繆爾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對價格的上升,將導致該商品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實際價格或報酬提高,而另一種生產要素的實際價格或報酬則下降。

          斯托珀—薩謬爾遜定理推論:國際貿易會提高該國豐富要素所有者的實際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實際收入。


        國際貿易與要素價格均等化 編輯本段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貿易前,由于兩國要素稟賦的差異,所以兩國的要素價格的不一致導致了同種商品價格的不同。但貿易開始后,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的差異會不斷縮小,并最終達到均等,不僅如此,要素的價格和生產中的要素密集度也會達到均等。

          在圖1中,XX′、YY′是兩條價值均為1美元的X、Y商品的等產量曲線。但圖中的兩條等產量曲線的含義與往常有所不同,XX′、YY′曲線所分別代表的X、Y的產出水平X0和Y0滿足以下條件:

          Px?X0=Py?Y0=$1    (1)

          圖1

        要素價格要素價格


          這里我們稱這兩條特殊的等產量曲線稱為X、Y的單位價值等產量曲線(unit-value isoquant)。單位價值等產量曲線的形狀與位置完全取決于生產技術條件和商品價格。

          圖1中還有一條單位等成本直線(unit isocost),其方程為:

          1=w?L+r?K      (2)

          這條等成本直線在橫坐標軸上的截距等于勞動價格的倒數——1/w,在縱坐標上的截距等于資本價格的倒數——1/r。

          在圖1中,我們可以這樣來確定均衡條件下的要素價格水平:畫一條與X和Y的單位價值等產量曲線都相切的切線,那么該切線就是單位等成本直線,它在橫坐標軸與縱坐標軸上的截距的倒數,分別對應于勞動、資本的均衡價格。

          在自由貿易下,X、Y兩種產品無論在A國還是B國價格都是相同的,另外兩國的生產技術條件也完全相同,所以兩國相應產品的單位價值等產量曲線的形狀和位置也完全相同,從而兩國在均衡時的單位成本曲線也完全相當。實際上, A、B兩國在貿易后要素價格的決定均可由圖1來描述,于是,貿易后兩國的要素價格自然也就相同。

          要素價格的均等是以商品價格的均等為先決條件的?,F實中方程(1)由于運輸成本和一些貿易壁壘的存在,方程(2)存在生產技術條件的不一致,因此,國際間要素價格均等化在現實中一般難以實現。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5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Facebook上市    下一篇 富人稅

        相關標簽

        熱門標簽